环球观速讯丨成都双流4万多亩水稻迎丰收,一群小学生下田体验“父母的童年”


  原标题:成都双流4万多亩水稻迎丰收,一群小学生下田体验“父母的童年”

  来源:红星新闻

  金马河畔,成都双流彭镇岷江村满地金黄,正是水稻的收获季节。

  9月15日,岷江村的稻田里来了80余名小学生,在家长的陪同下,孩子们成为“小农人”。

  家长们说,与农事进行一次亲密接触,到成都近郊的农田“走走看看”,已经成为一种有意义的遛娃新方式。

  “这也是一种情怀,希望我的孩子能感受我的童年。

  ”80后家长许坚说,5月份捡麦穗,9月份割水稻,她带着孩子都参加了。

  据悉,金秋9月,双流的4.58万亩水稻采用高标准农田,全程机械化操作,迎来一个丰收季。

  与以往不同的是,丰收之际,农田里多了不少城里娃,一个个新的消费场景也在农田周围铺散开。

▲在成都近郊的农田,孩子们变身“小农人”

  80后父母遛娃下稻田:

  “想让孩子知道碗里大米咋来的”

  15日午后,10岁的谢蕊阳来到稻田里,戴上草帽,穿上雨靴,一手拿镰刀,一手握水稻,畅酣淋漓的割水稻。

  这是她第一次下田割水稻。

  这次,和她下田的还有双流实验小学4年级的80名小朋友。

  孩子们叽叽喳喳,忙忙碌碌,脸上流着汗水,在稻田里分外热闹。

   

  “我想要我的孩子知道碗里的大米是怎样来的。

  ”谢蕊阳的妈妈刘东齐说,现在的孩子生活在城市里,距离农事太远。

  她不仅想要孩子了解农事知识,也想要孩子们体验自己的童年。

  “来的路上,我一直告诉孩子,他们今天要做事情,妈妈小时候都做过。

  ”

▲孩子们收获金秋的喜悦

  金秋时节,80后父母遛娃的新方式已经从商场、游乐场、景区转移到了近郊农田。

  “商场里的游乐场已经不稀奇了,现在田野的吸引力最大。

  ”另一位80后妈妈许坚表示,自己的孩子一听说要来割水稻激动得很,以后有机会还会带孩子去挖红薯、挖土豆等。

  种粮食、搞露营、吃火锅……

  到成都近郊农田可以“走走看看”

  “这里可以露营,那里可以吃火锅,那边还能喝咖啡……”岷江村党总支书记王昌彬置身在一片金黄色的麦田中。

  他环顾四周,向记者描绘着岷江村的未来。

  岷江村地处双流区彭镇金马河河畔,耕地面积2256亩,目前已种植绿色蔬菜、玫瑰、有机水果、水稻(小麦、油菜)等。

  “我们的地理位置非常优越,不充分利用起来就可惜了!”王昌彬说,岷江村距离双流城区只有十几分钟车程,距离成都市中心也在1小时车程之内。

  这么优越的地理位置,需要把农商文旅融合发展。

  到成都近郊的农田走走看看,能发现这里藏着不少“新花样”。

▲未来将在农田营造多样化的消费场景

  在现场,稻田中有好几处现代化建筑。

  “这是我们正在打造的稻田咖啡屋、稻田瞭望台、青石庭院……”王昌彬说,这些项目正在招募社区合伙人。

  他们期望与合伙人一起打造,通过营造多样化的消费场景,为当地带来流量,并留住流量。

  “年底,我们的火锅项目就将呈现,到时候大家在油菜花田里吃火锅,别有一番滋味。

  ”王昌彬说,今年麦子和水稻成熟时,都有大批的家长带着小朋友来体验,他们希望借此机会,扩大消费场景。

  高标准良田、全面机械化……

  到田园体验万千气象

▲收获的季节

  “以前这里是一个纯农业的村子,现在这里的变化肉眼可见。

  ”今年1月份,四川大学的博士张申来到岷江村担任村支书助理,亲身见证了这里的变化——小田变大田,水渠和道路全部打通,全面实现机械化种植。

  岷江村稻田里竖着一块醒目的标牌:时光原野。

  这是双流彭镇打造的时光原野现代粮油园区。

  该园区规划面积12.27平方公里,涉及临江、岷江、舟渡、永和、合水、金桥6个村(社区),耕地面积12007亩。

  岷江村是时光原野现代粮油园区的核心区和起步区。

  “我们引进了高级职业经理人团队,成立专业合作社,率先实施‘合作社+农民+职业经理人’入股分红模式(1:6:3),2022年集体经济收入较2021年翻了两番,今年还要翻一番。

  ”王昌彬说。

  岷江村的丰收是一个缩影。

  据双流区农业农村局提供的数据显示,2023年,双流区水稻种植面积4.58万亩,选用川康优6308、臻两优钰占等新品种,采用水稻全程机械化、高标准农田建设、良种选用、绿色防控等农业生产新技术进行种植和管理,预计平均亩产达到560公斤。

  红星新闻记者 雷浩然 图据双流区

  编辑 于曼歌

  本文《成都双流4万多亩水稻迎丰收,一群小学生下田体验“父母的童年”》介绍到此结束,感谢阅读。